2020-2-27
沈尹默(1883年-1971年),原名君默,后改尹默,字中、秋明,號君墨,別號鬼谷子。祖籍浙江湖州,1883年生于陜西興安府漢陰廳(今陜西安康市漢陰縣城關鎮(zhèn)民主街),著名學者、詩人、書法家、教育家。早年留學日本,后任北京大學教授、北平大學校長、輔仁大學教授,《新青年》雜志編委。與兄長沈士遠、弟沈兼士合稱“北大三沈”。沈尹默1949年后歷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,上海市人民委員會委員,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等職務。
臺灣大學教授傅申先生在《民初帖學書家沈尹默》一文中,有“楷書中我認為適合他書寫的,還是細筆的楮楷,真是清雋秀朗,風度翩翩,在趙孟頫后,難得一睹。”已故浙江美院陸維釗教授評沈老書法時,云:“沈書之境界、趣味、筆法,寫到宋代,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,寫到明代,已為數不多。”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、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所長王岳川說:“中國歷史上沒有一位學問淺薄者能夠成為書法大家。沈尹默以豐厚的學問涵養(yǎng)了書法。1913年的春天,沈尹默受北京大學代理校長何時之聘,到北大任教。他開始是教《詩經》和歷史的,北大聘請沈先生教學,教的不是書法,而是《詩經》和中國史。在北京大學能講《五經》中的《詩經》,能講中國歷史的人,其國學水平當然了得。可以說,沈先生首先是個學者,是一個思想者,其次才是一個書法家?!?/p>
沈尹默的人生是“書法人生”,他的一生主要精力傾注在書法上。我很少看到中國二十世紀一個著名的學者、詩人、教授、校長,把如此多的心血和精神完全托放于書法。相反,書法在很多文人雅客眼中是壯夫不為的雕蟲小技,但是沈尹默力挽狂瀾,回歸經典,走進“二王”,為中國的書法走正脈、走正路、走正途立下了大功。真可謂把一輩子主要心血都熔鑄在書法創(chuàng)作、書法理論建設和書法人才培養(yǎng)當中,對中國書法文化復興作出了努力。
在這個意義上,沈尹默先生以“二王”體系為本體,又具有當代性創(chuàng)新的妍美流暢的經典書風,應該是獲得理論界重新評價的時候了。他強調“妍美”使得筋和骨都內擫在他流暢的用筆當中,不是有意的把字寫得粗發(fā)亂服筋骨外露一覽無余,而是蘊藏在行筆的風神爽朗之中,深蘊中國文化的“綿中藏針”書卷氣審美精神,讓人玩味再三。
沈尹默在筆法、筆勢、筆意等書學理論上同樣有精深的造詣,寫出了不少書論著作,撰寫了一系列的書法論稿,他從微觀的角度對書法藝術及其技法進行探索,建立了獨特的沈尹默書法體系,不斷推出新的著述。沈先生化古開今,在傳承中創(chuàng)新,在闡釋中發(fā)展,把筆法問題講解清楚通透,對現代教育體制中的書法研究、書法教育、書法普及做出了重大貢獻。
(編輯:幀雨)
授權專線0571-28800232(售前熱線) |
在線授權在線授權法律聲明 服務與支持 |
字體安裝字體格式字體安裝 常見問題 |
關于我們關于我們聯系我們 商務合作 |
關注我們新浪微博官方微信 ![]() |
TEL: 400-803-0018 0571-28800235 28800232 侵權舉報/合作E-mail : yegy1977(at)qq.com
Copyright ? 2007-2025 杭州賢書閣文化創(chuàng)意有限公司,All Rights Reserved.
備案號:浙ICP備14029513號-4 / 公安備案:33010502001632 Process: 0.00159